气候变化对我们这个星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构成的威胁已得到广泛理解和承认。应对这种挑战的意识和承诺水平的提高鼓舞人心。巴黎气候协议有195个缔约方,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及企业怀有在2050年前实现“气候中性”的远大理想。
这是好消息。较为困难的问题是“解决”气候变化带来了非常复杂的技术和政治挑战。这一点在下列事实中得到了明显体现:尽管迄今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全球排放继续增加。随着全球继续发展以及人口进一步增加,对能源、材料、交通和食品的需求只会上升。
显然,我们找到新的不依赖化石燃料从事各种活动的方法极其重要。对于全球钢铁行业而言,这意味着在该行业继续通过提高能效减少碳足迹的同时,最终需要利用除煤炭以外的能源从铁矿石中提取铁,这是基本炼钢过程的重要环节。
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正试行几项新技术,包括碳捕捉和利用可再生碳和清洁能源等其他能源。至少其中一项必须要可行。正如力拓(Rio Tinto)董事长西蒙•汤普森(Simon Thompson)最近指出的那样,钢铁“对于人类进步至关重要”,在一系列应用中,它没有明显的替代品。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不均衡的地区及国家战略和政策。但领导者将从中诞生。他们必须成功,不仅在降低本国碳排放方面,还有在对全球排放产生积极影响方面。
遗憾的是,在第一个方面成功不一定会带来第二个方面的成功,因此,这里存在巨大挑战。钢铁行业是这种难题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实是,欧洲的减排机制(碳排放交易体系)只适用于在欧洲生产的钢铁企业。那些出口钢铁到欧洲的企业没有承担同样的额外成本,因此将获得重要的竞争优势。
正如上周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社评所言:“如果转向低碳能源的成本导致进口自不那么环保的来源的钢铁增加,那么转向低碳能源几乎毫无意义。”这么做将适得其反,实际上将增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让我们进一步脱离我们的目标。天空无国界。
正因如此,安赛乐米塔尔正支持引入绿色边境调整,以确保在欧洲生产的企业与出口到欧洲的企业之间出现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
如果全球要成功解决气候变化,答案不是一个地区将碳足迹外包给另一个地区然后宣告胜利。任何一个希望在全球减排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的国家或地区,都需要制定打造低碳行业的政策。
在实践中,这意味着立法者必须创造一种促进创新和确保平等竞争的环境。没有一个行业能够依靠自己脱碳。政界、商界和公民社会领导层之间必须建立协同与合作,建立一个支持并实现可持续脱碳的体系,同时考虑到每个行业独特的经济因素和推动因素。
例如,欧洲能源行业的很多进步是通过政府补贴和支持实现的:根据我们的计算,每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每年补贴远远超过50欧元。
在钢铁行业,加快创新的投资以及以有竞争力的价格获得清洁能源和可再生碳的渠道至关重要。把这与确保国内生产商的竞争力不会受损的边境机制联系在一起,将形成一个框架,让钢铁行业能够遵照巴黎协定脱碳。
如果我们要成功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挑战之一,我们需要采取这种行动。我仍对人类创新和改革的能力持乐观态度。但实现进步将需要某种程度的合作和远见,同时承认这是一个复杂的全球问题。
将钢铁等行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能力释放出来,会让我们距离实现2015年在巴黎确立的远大理想更近一步。
本文作者是安赛乐米塔尔董事长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