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美国 > 正文

新闻机构各显神通探索盈利模式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2-02 22:23:48

做新闻能实现盈利吗?对新闻机构来说,在愁云惨淡的这几天里,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突出——BuzzFeed、《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以及旗下拥有《今日美国》(USA Today)的甘尼特(Gannett)报业集团合计裁掉了数百名记者。人们本以为网络将能拯救这个曾经盈利的行业,但期待中的繁荣景象尚未到来,而事实证明,估值极高的数字媒体新贵的价值远低于人们所想。


(BuzzFeed的首席执行官约拿•帕瑞蒂)

当然也有亮点。对新闻的需求依然旺盛:有人追着看有关英国退欧谈判最新进展或者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各种烦心事的新闻报道,问问他们就知道了。相关调查性报道的质量可以与近几十年来最优秀的新闻媲美。

然而,虽然BuzzFeed和美国电信集团Verizon旗下的《赫芬顿邮报》在新闻界成绩斐然,但它们的困境表明,依赖数字广告的公司存在基础不稳固的问题。

对于《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和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等出版物来说,数字订阅已成为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填补了随纸质版广告业务下滑而锐减的收入。至于其他一些报纸,比如《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和《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在它们拓展订阅业务和其他收入来源的同时,财力雄厚的“金主们”为它们提供了一张安全网——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收购了《华盛顿邮报》,黄馨祥(Patrick Soon-Shiong)收购了《洛杉矶时报》。

但除了期待慷慨的亿万富豪出手相救外,还是有其他一些模式的。

ProPublica是一家非盈利性的从事调查报道的在线新闻机构,其新闻业务的运营经费来自捐款。

创立于荷兰的新闻网站The Correspondent依赖读者捐款:该网站已经拥有6.1万注册会员,一年的会员费是70欧元;通过众筹的方式,该网站还向来自130个国家的个人筹集了260万美元,用于支持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的英文版。

在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前新闻主管(英国《金融时报》前记者)詹姆斯•哈丁(James Harding)创办的“慢新闻”(slow news)机构Tortoise采取一种会员制,为交年费的会员提供新闻以及参加编辑会议和各种活动的机会。

Tortoise和The Correspondent都是新机构,并不具有像大众市场规模这样的优势。

《卫报》(The Guardian)有这样的优势,而且得益于其所称的“读者关系”战略和多轮的成本削减,它有望在今年4月实现20年来的首次盈利。

《卫报》网站是访问量最大的新闻网站之一,但由于在国际上进行扩张和免费提供在线新闻,该报过去10年亏损了数亿英镑。2016年,它开始向读者募集捐款,目标是在三年内实现盈亏平衡:从那时起,超过100万读者或通过订阅印刷版报纸或app,或通过捐钱来支持《卫报》。有35万读者每月定期给《卫报》捐款。

《卫报》即将摆脱亏损的背后有多个原因。它拥有一个全球品牌,编辑方面的成功——比如关于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的报道获得普利策奖(Pulitzer)——支撑着这份报纸的声誉。它拥有大量国际受众以及很多忠实读者。

目前还不清楚《卫报》有朝一日是否会加入《纽约时报》等报社的行列设置“收费墙”。这样做将使它的收入更可预测,更少受到个人的一时兴致(一次性进行数额不等的捐款)影响。《卫报》总编辑凯瑟琳•维纳(Kath Viner)并未排除这样做的可能性,虽然她最近表示,目前在《卫报》,付费墙“真的不在讨论之列”。

不过,《卫报》在募集捐款方面的成功表明,在网络时代,读者愿意为新闻花钱。

这并不意味着裁员、美国地区性报纸停刊或者英国报纸出版商面临财务压力等现象将统统消失。但是还有其他的商业模式。如今单纯依靠广告是不够的。